近10年,国内用液压最多的主机企业主要有:工程机械、农业机械、盾构机等主机企业,注塑机、高端机床,此外汽车行业也有一些用到液压的地方,但汽车中液压重要性不如前面几大领域。前几年工程机械红火的时候,主机企业招液压大把大把。液压影响主机产品操控特性、作业效率、工作油耗的是主机动力链。动力从发动机出来后,经变量泵、多路阀进行分配、控制,因此主机性能提升几乎都是液压工程师在匹配。挖掘机就是典型产品,挖掘机发动机-液压系统匹配技术搜搜论文就会发现,前5年研究做了一大把,甚至有基于超级电容、蓄能器等的混合动力等,也基本是由液压工程师牵头或参与重要研究。
虽然不像前面答主说到的超越国外,但是可以说在某些典型主机上,国内与国外基本持平,甚至在某些重大工程中,用的都是国内产品,因为国内特殊基建项目多(超高、超重),国外装备不见得有适应项目特点的设备,但国内主机企业就敢定制化设计、实施,比如中联、三一、徐工超大吨位起重机、塔机、履带吊等,超长臂泵车等,在核电、桥梁基建、超高楼层泵送方面,做了国外企业做不了的案例(感兴趣可以外网搜搜)。
铁建重工因为能够国产化盾构机(主要技术在刀盘、然后是液压系统),使得地铁等施工成本大幅下降。现在各大城市都在建设地铁,如果不是这类企业实现盾构机国产化,降低建设成本,我想国家对地铁建设不会那么容易批。
当然,这里提到的主机企业,过去几年用的都是德国力士乐,美国伊顿、丹佛斯,德国林德(现被潍柴动力收购)、德国哈威等进口液压元件,但从两年前开始,已逐步开始主机系统国产化进程,中型主机上国产液压元件占比大幅提升。进口液压元件企业看到国产元件逐步替代,也随之降价。这我认为也是液压近年获得发展的一个成效。
2、关于国内液压元件企业
国内元件企业这几年也起来了一些,最典型的是曾经被日本牵制的挖掘机油缸,现在有江苏恒立可以完全实现替代,并且恒立油缸销往卡特彼勒配套,也证实了国内油缸质量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。自主研发是一部分,还有大幅收购国外元件企业,例如林德被潍柴收购,哈威(更正为:轴向柱塞泵业务)被江苏恒立收购。几大主机企业也在自己研发液压元件,特别是电液比例液压元件,虽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与国外抗衡,但持续投入下,已逐步在自己主机产品上获得应用。
3、关于国内外液压前沿技术
液压算尖端科技,但主要是指电液伺服领域。
1)航空航天、军工
飞机机翼角度调整(专门的名词恕我不清楚),火箭发射时候尾部喷火装置角度调整,都是电液伺服系统。还有船舶、炮弹发射等,都是利用电液伺服(或机液伺服)系统作位置控制。
2)高端机器人
前不久波士顿动力的Atlas,以及以前的bigdog等,都是采用液压执行器。
3)其他
采用蓄能器进行能量回收,在移动机械中是一个发展方向,国外有企业已经使用它作为混合动力方案,在公交、快递送货车中应用,以实现辅助启停。利用蓄能器瞬间释放液压能,实现冲击等,在特殊行业也有应用。
4、关于待遇
前几年好些,现在由于制造业,特别是机械类整体形势都一般(产能过剩)。但由于液压行业有门槛,又是主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,待遇小幅高于机械行业的平均水平。
5、总结
1)近10年,由于投资带动主机企业发展,进而带动液压技术发展,与国际差距在拉小,也有部分企业,部分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。进口企业受到国内企业竞争压力, 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傲,他们也会降价,也会主动来示好拿订单。
2)现在液压技术尖端主要在航空航天、军工、高端机器人等领域,我认为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是一个必然过程,只要解决好电液伺服系统的弊端(成本高,不抗污染)。在此基础上,今后的主机产品性能也会随之提高。
3)制造行业,特别是传统制造行业这几年形势不好,投入到这个行业中的液压、机械、电气、结构等工程师,待遇必定也受到影响,确实比不上互联网等行业收入。